做 IoT 模组、继电器驱动、传感器集线器时,往往遇到“主电源 24 V 或 85-265 VAC,本地却缺一路 3.3 V 或 12 V”的尴尬。隔离方案体积大、成本高;线性 LDO 又烫得能煎蛋。LP2601 原本定位 5 V/100 mA 固定输出,实测发现其 FB 脚基准仅 0.9 V,环路增益高,只要动一点“小手术”,就能做成 3.3 V-5 V-12 V 三档可调的 Buck 小钢炮。本文把改版思路、原理图、BOM、实物照片、全套测试数据一次性开源,力争让大家“抄作业”也能一次过认证。
FR1:10 Ω/1 W 线绕,熔断+浪涌限流
C2/C3:两颗 2.2 μF/400 V 串联,解决 265 VAC 下电容耐压不足问题
ZNR1:可选 471KD10,满足 1.5 kV 雷击
IC 供电:自举由 D1/D2 整流,无需辅助绕组,真正“两线”输入
仅动R1/R2两颗1206电阻,其余器件完全兼容
电感量随电压升高适当增大,避免DCM过深导致纹波恶化
输出电容耐压按1.5倍裕量选?。?.3 V用10 V/220 μF,12 V用25 V/100 μF
官方EVB为单面FR-4,24 mm×18 mm,底层大面积GND2散热。
高压环路(LN→D1-D2→C2)与功率环路(C3→L2→D5→C5)面积<1 cm2,降低EMI
FB走线远离SW,分压电阻靠近IC,地脚单点连至C5负端,杜绝共阻干扰
12 V输出时,在L2后端增加RC Snubber(100 Ω/1 nF)抑制尖峰,Vce峰值<650 V,仍低于700 V耐压
档位 | VOUT (No-Load) | VOUT (Full-Load) | Load Reg. | Line Reg. (90-264 V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3.3 V | 3.34 V | 3.28 V | ±1.8 % | ±0.9 % |
5 V | 5.02 V | 4.94 V | ±1.6 % | ±0.8 % |
12 V | 12.15 V | 11.89 V | ±2.1 % | ±1.2 % |
5 V/100 mA:η = 59 %(115 VAC),待机 62 mW
12 V/50 mA:η = 55 %(230 VAC),待机 71 mW
均优于欧盟 CoC V5 Tier 2 限值(< 150 mW)
3.3 V/100 mA:VRIPPLE = 48 mV(20 MHz 带宽)
12 V/50 mA:VRIPPLE = 96 mV
均 < 150 mV 企业规范
10 % ? 90 % 阶跃,SR = 250 mA/μs,VOUT 波动 ±6 %,恢复时间 < 400 μs,可直供 MCU + RF 模组
内置 150 mA OCP,打短 VOUT,芯片打嗝重启,短路功耗 < 0.3 W,长期拔插无损坏
25 ℃ 环境,密闭壳内 45 min:
U1 表面 92 ℃,L1 85 ℃,FR1 78 ℃,全部 < 120 ℃ 降额限值
传导:110/230 VAC L/N,QP 值余量 > 6 dB(CISPR14/EN55014 B)
辐射:30-300 MHz,QP 余量 > 8 dB,无需共模电感即可过 Class B
把 R2 换成 10 k 多圈电位器,即可 3-15 V 无级可调,小功率风扇、运放虚地、LED 恒流统统搞定。
若只做 3.3 V,可把 L1 降到 1 mH,C5 换 220 μF,整机成本再降 8 %。
需要负电压?在输出端加 C? 电荷泵,轻松 -12 V/20 mA,给 RS-232 或运放供电。
深圳三佛科技提供样品,技术支持!
LP2601以“极简外围+全电压输入+低待机”在非隔离小功率市场撕开一道口子。本文在官方5 V参考之上,通过“两颗电阻+一颗电感”的微调,实现3.3 V/5 V/12 V三档输出,验证数据覆盖效率、纹波、EMI、动态、热性能,可直接复制到传感器、智能开关、小家电等量产项目。